隨著2019年補貼過渡期結束,,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加速邁入“后補貼時代”,。如今,,在取消地方補貼、2020年補貼整體退出的背景下,,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的下一步發(fā)展成為焦點,。
7月2日,在海南博鰲召開的“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”上,,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重申“2020年新能源汽車預計實現200萬輛產銷目標”,。除了產銷量的目標,,近期困擾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也成了此次大會的熱點話題。此外,,2018年“雙積分”狀況在大會上的公布,,也將進一步推動車企新能源轉型的步伐。
高增長將持續(xù)
隨著6月26日政策過渡期正式結束,,新能源汽車開始面臨巨大的漲價壓力,。在此背景下,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能否繼續(xù)維持多年來的高速增長態(tài)勢引發(fā)業(yè)內關注,。
在本次大會上,,萬鋼重申“我國新能源汽車預計2020年實現年產銷規(guī)模200萬輛”目標,而這與2012年國務院發(fā)布的《關于印發(fā)節(jié)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2-2020年)的通知》相一致,。該目標也意味著,,未來兩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仍將保持超25%的年均增幅。
事實上,,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,,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更為樂觀。王傳福認為,,中國汽車市場已經走過高速增長階段,,未來中國車市銷量增降幅不會超過5%。而新能源汽車市場,,仍是機會大于挑戰(zhàn),。他預計,2019年新能源增速雖然會放緩,,但依然會出現40%的增長,,比亞迪則會達到70%-80%的增幅。
對于后補貼時代如何破局,,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認為,,這需要國家和企業(yè)等方面共同行動,,國家要保持政策穩(wěn)定性、超前性,、可持續(xù)性,,推動公共領域切換新能源汽車,企業(yè)要回歸初心,,聚焦用戶產品,、服務體驗。
在國家層面,,盡管補貼逐步退出,,但為了順利實現200萬輛產銷目標,國家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的政策引導力度并未放松,。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,,工信部正牽頭進行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規(guī)劃2021-2035年的編制工作,總體思路一是要降低資源消耗強度,,兼容多種技術路線發(fā)展,;二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,形成推廣應用,;三是要處理好宏觀和微觀,、國際和國內的關系。
作為新能源車企的代表,,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認為,,“市場定價不是簡單取決于國家補貼不同幅度的退坡。產品定價取決于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需求,,未來產品定價會更加理性,,可能有些產品的價格不變、微調,,有些甚至會調低價格”,。他表示:“我們要在沒有補貼支持情況下進行‘二次破局’。一旦破局成功,,新能源汽車有望進一步提高市場滲透率,,完全替代燃油車也將成為可能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