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正常收費標準是6小時/元,,怎么到我就變成4小時/元?”近日,,家住南京浦口區(qū)的王先生向現(xiàn)代快報反映,他所在小區(qū)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充電時間“縮水”,。記者探訪發(fā)現(xiàn)該問題確實存在,。那么,消失的兩小時去哪了?該充電樁的運營公司回應稱,,一方面為了防止電動車自行車單次充電過量,,另一方面是充電樁老舊,無法及時將余電清零,。預計今年上半年,,這批老舊設備將被全部換新。
△支付1元后,,還剩17分鐘的1號充電口增加了約4個小時
市民投訴:原本1元能充6小時,,怎么只能充4小時?
1月21日,王先生在地下車庫給自己的電動車自行車充電,,他發(fā)現(xiàn)充電樁上的4號充電口還有27分鐘的電量沒有用完,。本著不浪費的原則,王先生便在4號充電口上充電,。支付了1塊錢后,,王先生就回家了。約半個小時后,,王先生再次回到地下車庫時,,他突然發(fā)現(xiàn),4號充電口剩余的充電時間有些不對勁,。
按照以往的經(jīng)驗,,這臺充電樁的計費標準是6小時/元,眼前的設備計時卻顯示,,“縮水”了約兩個小時,?!拔颐看味汲?塊錢的電,很少注意充電時間,。要不是這次多看了一眼,,我都不知道充電樁還能這樣‘縮水’!”王先生氣憤地說。
為什么在同一臺機器上,,1塊錢能使用的時間突然少了2個小時?帶著這樣的疑問,,現(xiàn)代快報記者來到了王先生所住的浦口區(qū)某小區(qū)。記者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,王先生所使用的充電樁周圍,,并沒有明確介紹計費標準的告示。
隨后,,記者在“問題充電樁”上做了對照實驗,。記者首先給還剩17分鐘的充電口支付了1元,該充電口的剩余時間變?yōu)?56分鐘,,增加240分鐘,,和王先生經(jīng)歷的情況一樣。但經(jīng)過多次試驗,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,在充電時間已經(jīng)歸零的充電口上,支付1元可以充電360分鐘,。不過,當記者再給該充電口支付1元時,,顯示欄的時間僅增加了240分鐘,,顯示為600分鐘。